首屆騰訊醫學ME大會召開 「生命之問」點亮權威醫學科普燈塔

2019.11.04

2019年11月4日,首屆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在北京舉行,來自全球頂尖的醫學科學家共聚,展現癌症、愛滋病等醫學領域的最新前沿進展,推動先鋒醫學與大眾健康的連接,啟蒙對真實醫學的認知。此次ME大會由騰訊攜旗下騰訊醫典,聯合《NEJM醫學前沿》(全球頂級全科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集團旗下期刊)共同打造。

0e28c48d9b3424d85b6a81202e5d06a9.png

ME大會開幕前夕,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發表寄語,希望通過ME大會,「引導更多人關注生命、認識自我,通過權威醫學科普提升大眾健康,減少病痛之苦。」他同時表示,「希望‘科技向善’成為公司使命與願景的一部分,引導我們善用科技,讓日新月異的科技創新更好地造福人類。」

首屆ME大會的主題是「生命之問」,意圖通過探索人體微觀世界,追尋人類的進化之路,點亮大眾對醫學理性認知的啟蒙之光。與會嘉賓包括美國麻省總醫院肝癌研究主任朱秀軒,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危機干預研究室主任費立鵬、《NEJM醫學前沿》執行主編,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歐洲外科腫瘤學會會長Tibor Kovacs,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臨床主任David P. Ryan,特別分享嘉賓邱晨以及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

全球頂尖醫學專家聚首 關注醫學前沿突破

在今年ME大會的舞台上,全球頂尖的醫學專家和特別分享嘉賓,分享了癌症、愛滋病、轉化醫學等多個先鋒醫學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和研究成果,以權威和準確的知識,搭建起一座先鋒醫學與大眾健康之間的橋樑,向更長的人均壽命、更便捷的治療方式、更豐富的疾病治療選擇發起挑戰。

開場嘉賓朱秀軒教授是肝癌和膽管癌領域的國際權威專家,牽頭領導多個重要突破性臨床研究,為肝膽癌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他在演講中表示,「中國的肝癌患者占了全球總數的一半,精准醫學和靶向治療已得到應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肝癌治療標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聯合抗血管生成抑制劑已在肝癌取得突破;膽管癌的最新研究進展是基於其基因特點和新發現的可治療的靶點,已開發出新的靶向藥物。這些將為全球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存希望。」

李太生多年來致力於感染性疾病的診治及研究,近二十年來,在國家傳染病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為我國重大傳染病愛滋病的臨床診療及免疫學研究做了大量工作。他和團隊歷經艱辛,探索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愛滋病臨床研究之路,引領了我國愛滋病臨床治療方向,極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國愛滋病治療水準。由他牽頭制定的進一步優化愛滋病抗病毒治療「中國方案」,也被寫入《中國愛滋病診療指南(2018版)》。在李太生團隊的努力下,中國的抗艾治療方案成了迄今為止國際範圍內性價比最高的方案,也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有價值的借鑒模式。「讓愛滋病如同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成為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只要堅持好好治療,則完全可以實現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是他對愛滋病治療的期許。

被譽為「當代白求恩」的加拿大學者費立鵬,紮根中國幾十年推動了中國結合臨床精神病學和公共衛生學研究自殺問題,並領導建立了中國首個自殺人群的系統性救助和干預機構。他認為:「自殺並非無法預防,自殺干預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希望更多人可以學習和瞭解預防自殺的基本知識,增強全民心理健康素質建設。」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首位華人副主編,《NEJM醫學前沿》執行主編,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所長肖瑞平為中國和國際的交流搭建了雙向溝通橋樑,她說:「心血管疾病、腦卒中等慢病已成為中國公共健康的頭號大敵,近年來中國臨床研究水準正在顯著提高,我們希望將國際最前沿的醫學研究和臨床實踐引入中國,不僅傳遞給專業醫學人士,也能通過可靠的科普平台將專業資訊‘翻譯’給大眾。」

推動了基於真皮皮瓣的乳房重建等乳腺癌治療技術創新的Tibor Kovacs,帶來了自己的新觀點:「外科手術將在未來20年發生極大改變,手術不僅能治療還能預防疾病,更加微創、精確、可預期,而科技正是帶來這些改變的最有力因素。」

長期致力於胃腸道癌相關研究,美國麻省總醫院腫瘤中心臨床主任、哈佛醫學院終身教授David P. Ryan致力於癌症研究和知識普及,他在會上提到:「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血液分析……癌症不同的療法已經出現並在不斷優化。更重要的是,患者應該如何選擇、應該做什麼樣的準備、如何與醫生合作並理解治療相關的重要資訊,癌症知識的普及可以幫助患者全面地面對癌症。」

搭建大眾與真實醫學的橋樑 重塑互聯網醫學科普

前沿醫學的探索推動著人類對自身的認知,從根本上改善著健康和生命的體驗。同樣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先鋒探索和醫療知識交到大眾的手上。

事實上,許多足以改變很多人生命的醫學新成就,很多患者甚至基層醫生都還不知道。例如,曾經談之色變的白血病,因為CAR-T免疫療法令部分白血病有了治療希望;「不死的癌症」紅斑狼瘡,正變為慢性可控……

「在穿越真實醫學與大眾認知的鴻溝中,互聯網作為大眾獲取資訊的首選工具,是醫學科普中的重要力量。」但騰訊醫療副總裁張猛同時指出,虛假醫療廣告、無權威來源的偽科學謠言,不僅給大眾健康帶來了傷害,也加劇了醫患矛盾,互聯網醫學科普需要一次重塑,向「深水區」發展。

為此,騰訊也打造了專業醫學科普平台——騰訊醫典,以「專業化、體系化、易用化、開放化」為核心,構建可信賴的互聯網醫學新科普。

在專業化上,騰訊醫典以醫生專家撰寫和審核,取代互聯網「小編式洗稿」,形成科普新主體。在體系化上,騰訊醫典構建了全學科多病種的結構化醫學知識樹,取代單點的、碎片化醫學知識,形成醫學科普新格局。在易用化上,騰訊醫典以富媒體、3D視化技術讓「硬核知識」看得懂,形成醫學科普新載體,並打通微信、QQ流覽器、企鵝號等各大億級流量內容平台,實現醫療科普知識在移動互聯網中的隨手可及。在生態化上,以全社會聯動推動醫學科普,取代單體作戰,形成推動醫學科普的新生態。

截止2019年10月,騰訊醫典已與3000名醫學專家建立了合作,其中兩院院士和學科帶頭人超過百人,覆蓋病種數量超過10,000個,不僅覆蓋常見病,也包括腫瘤等重疾和慢性病。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等多家醫療機構的公眾號平台,也接入騰訊醫典科普內容,為患者提供專業的醫療指導。此外,騰訊醫典也與國家藥監局新聞中心達成合作,推動全民用藥安全科普。2019年8月,騰訊醫典還和人民網達成戰略合作協定,共同打造權威健康科普智庫——「人民醫典」,以其結構化疾病知識圖譜為核心支撐,以人民網的權威指導和全媒體管道支持,推動專業醫生創作科普、全民分享傳播科普、提升全民健康素養行動計畫的全面落地。

全社會聯動 構建醫學科普新生態 

大眾對醫療知識的渴望與需求,也迫切需要更多權威醫學專家及社會力量的參與共建。中國首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共和國勳章」獲得者屠呦呦向ME大會發出的賀信中指出:「醫學工作者不僅需要潛心研究自己領域的課題,也應該承擔向大眾普及準確權威的醫學知識的責任,生命健康關乎人類共同命運,醫學界和企業對於醫學科普的聯合關注順應了這一發展潮流。」

會上,騰訊醫典宣佈將與《NEJM醫學前沿》聯合推出「新療法·好消息」科普專欄,希望以講故事的科普方式,把硬核的臨床診療新理念、新進展,送到用戶手邊。

與此同時,為更好的推動更多專業醫生加入到專業科普生態中。雙方還聯合啟動「青年醫生短視頻科普大賽」,通過豐富的短視頻傳播,助力青年醫生開啟醫學科普之門,與青年醫學科普之星共同成長,共同為大眾帶來高品質的醫學科普內容。
「我們深知,醫學科普這件大事無法以騰訊一己之力做好,我們願意用開放的生態,凝聚醫學的智慧力量,以互聯網科技力量,共同架起醫者與民眾之間的信任橋樑。」張猛表示騰訊醫學ME大會和騰訊醫典只是構築互聯網醫學新科普的第一步,騰訊也將通過持續的努力,為提升國民健康素養做出應有的貢獻。